- 歡迎訪問廣東省自考網!本站為考生提供廣東自考信息服務,網站信息供學習交流使用,非政府官方網站,官方信息以廣東教育考試院eea.gd.gov.cn為準。

1答:《王制》中“誅”的目的是:利用封建國家專制政體,禁止新思想、新學術、新信仰、新藝術的產生傳播,其本質是扼殺自由。
其對社會的危害有三:一是摧殘宗教信仰的自由;二是禁絕藝術創作的自由,“殺”掉許多發明“奇技異器”的科學家;三是摧殘思想的自由,言論的自由,著作出版的自由。
答:所謂演繹法是一種由一般到個別的論證方法。一般說來,在議論文中,凡引進普遍性原理或名家名言的地方,都是運用演繹論證方法來證明論點的。本文作者在第二層次議論中,提出了“人類的習慣總是喜同而惡異的”觀點,這一觀點可謂普遍性的原理,接著通過塞維圖斯的慘史印證這一觀點,最后演繹得出“容忍‘異已’是最難得,最不容易養成的雅量”的結論。
答:
A.布爾先生的這句話大致是“年紀越大,越覺得容忍比自由還更重要”。
B.沒有容忍,就沒有自由。
C.因為“沒有容忍,就沒有自由”,只有人們之間相互容忍了,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。
2.閱讀胡適《容忍與自由》中的一段文字:
A.因為作者當時青春年少,是一個無神論者,抱著“衛道”態度,所以要痛罵《西游記》和《封神榜》,發出摧除迷信的論調。
B.屬于事實論據。
C.例證法。
廣東自考培訓報名預約
上一篇:2021年廣東省自考網《大學語文》選擇題(4)
下一篇:2022年廣東自考04729《大學語文》章節練習題(二)
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
與考生自由互動、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、解答。
掃碼小程序選擇報考專業
進入在線做題學習
查看了解自考專業
查詢最新政策公告
進入歷年真題學習